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虽然唐代的诗人们曾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来赏识越窑青瓷,到了宋人笔记里,粉青色的龙泉青瓷显然是一抹更为养眼的“秘色”。
粉青釉是龙泉窑两大经典釉色之一,自宋代创烧成功,后世效法纷乱,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收藏中若遇见上好粉青釉器,必当是赏心悦目,秀色可餐的享受。比方,下面这件件莲瓣纹盘。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外莲瓣纹盘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外莲瓣纹盘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外莲瓣纹盘
此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外腹壁刻饰莲瓣纹。薄胎,胎质细白,通体施粉青釉,色泽朴实。
该盘形制简练大方,标准细巧,口径仅12.8厘米,高4厘米,称之为“碟”亦不为过。然碟以无足、平底为多,此器圈足较大且直立,故呼为“盘”似更妥些。若以用处考之,分配同刻有莲瓣纹的盏或盖碗均相宜,则又可称之为“托子”了。
龙泉窑纹饰鉴定
南宋龙泉青瓷本以素面为主,然宋人独爱莲瓣,莲瓣纹器盛行有宋一代。观此盘之莲瓣为两层仰莲瓣,里外两层花瓣参差摆放,工致规整,瓣面广阔丰满,瓣脊出筋,立体感强。
龙泉窑釉水鉴定
我曾将粉青釉分为哑光粉青和亮粉青。此盘之釉水明显归于后者。与哑光粉青比较,亮粉青烧成温度更高,光泽度更强。如本件小盘,釉色碧绿泛蓝,色泽柔软浓艳,釉质通透似水,清冽如冰,却又精光内蕴,温润如玉,且胎釉结合严密,釉面莹净无开片。这样的釉水可谓亮粉青之模范。
若论青釉的地步,想必大多数人会提起柴世宗的御批掌故:“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然柴窑名不虚传,终成千古之谜。后世又以天青色为汝瓷钦定的颜色,传世汝瓷便常常冠作“天青色”。从传世什物来看,龙泉的粉青和汝窑的天青是有些挨近的。无妨来看几件汝瓷。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口径:13.5厘米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这件是香港苏富比拍卖行2012年4月4日“天青宝色——日本收藏北宋汝瓷”专拍重器,成交价2.0786亿港元,一度创下宋瓷国际拍卖纪录。该器曾为英国闻名我国古陶瓷收藏家克拉克爱人((alfred and ivy clark)旧藏,1976年后辗转为日本茧山龙泉堂所得,随后转入日本私家藏家之手。有意思的是,此器的称谓,日本梧桐木盒包装上写的是“宋汝窑粉青轮花小盘”,而中文说明则叫做“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克拉克爱人的汝瓷盘旧藏原为一对,除了苏富比上拍的这件,另一件则在1936年捐给了大英博物馆(见下图)。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汝窑盘,形制与苏富比上拍的那件一起,底部也是三芝麻花纤细挣钉,标准也挨近,口径13.6厘米,足径8.5厘米。所不同的是,此器釉面开有冰裂纹,且釉色更为浅淡,两器颜色存在必定差异。
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俊雅清凝—乐从堂藏宋瓷粹珍”专场又隆重推出一件汝瓷重宝“北宋汝窑天青釉洗”,2.94亿港元成交,再次改写我国瓷器的国际拍卖纪录。该器曾为台湾鸿禧美术馆旧藏,后为台湾闻名企业家、收藏家曹兴诚收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部分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部分,口径13厘米,此件洗亦开有冰裂纹,釉色碧绿带蓝,色泽较浓郁。
其实这三件汝瓷釉色不尽相同,但称谓上往往称为“天青釉”,足见“天青釉”之于汝窑,俨然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标签了。
青是一种较难界定的颜色,似蓝非蓝,似绿非绿。不只各窑口所出的青瓷颜色存在差异,就是同一窑口乃至同一窑所出也是千变万化,所以青瓷的呈色实践容颜杂乱多样。龙泉粉青比照汝窑天青来看,颜色上是很有一些相似的,都是青中带着幽蓝。而且比较于越窑的艾色或龙泉梅子青,粉青和天青显得浅淡柔软。
当然,龙泉粉青和汝窑天青又是明显不同的。如果说,汝窑天青的意象来自雨后明澈如洗的天空,那么龙泉粉青则是来自深山清冽的碧水,天空有天空的深邃,山水也自有山水的灵动。最直观的一点,汝窑因为烧成温度偏低,釉面一般乳浊失透,比方上述2012年香港苏富比拍出的天青釉葵花洗,就是一例典型。其颜色偏灰,釉质有一种凝重感。即便釉披冰裂如上述大英博物馆葵花洗和2017香港苏富比拍出的天青釉洗,釉质的通透性和光泽感也并不强。另,汝瓷釉面瑕疵较多。不只以上三件汝瓷,台北故宫收藏的21件汝瓷,也大都存在或大或小的瑕疵,如开片、棕眼、蝉翼纹等等。即便是镌刻过乾隆御题诗的一些汝窑器,瑕疵也赫然在目。
龙泉窑鉴定粉青比汝窑烧成温度高,即便是哑光粉青,根柢也无乳浊感,若亮粉青,釉质通透莹润,玻光可鉴。如本件粉青釉莲瓣纹盘,胎釉细密,釉面匀净无纹,几无瑕疵。
换而言之,龙泉粉青釉,瓷化程度更好,其烧制工艺更为老到,这是两者实质性的差异。汝瓷,英文的表述是“stoneware”,即炻器,低温瓷,烧制温度介于陶器和一般瓷器之间。而龙泉青瓷才是“porcelain”,也即烧制温度高于1200度,实在意义上的瓷器。若以这一角度来看,说龙泉粉青胜于汝瓷天青亦不为过。特别是盘碟洗一类的实用器,瓷化度更高,使用上的利益也更明显。从审美角度而言,
然物以稀为贵,近七十年间,上国际大拍的汝瓷短少十件,每一现身则集万千重视,成交价更屡次改写拍卖纪录。比较之下,这类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小盘并不受重视,即便是在各类南宋龙泉青瓷中,都是备受惨淡的“小件”,市场价格也严峻小看。笔者以为,收藏中就应该重视开掘这类器物。如本文所述之南宋龙泉窑粉青釉莲瓣纹盘,薄胎厚釉,制造规整,品相完美,特别就釉水而言可说是代表了南宋青瓷乃至古代青瓷烧制工艺的巅峰,堪与汝窑天青釉相媲美。这样的藏品,一旦市场觉悟,其价值也必将反映到价格上来。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21 徐闻好古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
网站出售/投诉:1597590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