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瓷器在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就非常的著名,不过往往很多仿制品在民间还是流传着,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许多人也不知道,所以小编我在此总结了一些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供各位藏友们参考,如有不足清各位藏友们多多指教。
康熙瓷器该如何鉴定
康熙瓷器该如何鉴定(一)
现代的仿品,采用的是现代的制瓷原料,不是景德镇康熙时开采的老土,而是安徽祁门等地的新土。加工手段也是现代机械加工。古代加工做法,现如今的仿古者不会,也不愿意像古人那样费工费时。因此,一般的仿品胎白度、细度、光泽度都超过真品。新品刚烧成不久,再细再白也有刺手的现象。
康熙瓷器该如何鉴定(二)
现代仿品即使工艺水平再高,也总有一些部位会因马虎而出现瑕疵。线条不硬朗,整件器物不精神、软绵绵的。一般的仿古者只能依照真品或者出版物上刊登的图片亦步亦趋地模仿,丝毫没有创造激情可言,因此顶多能做到形似而达不到神似。
康熙瓷器该如何鉴定(三)
基础釉,特别是白釉质地疏松,不是白中泛青的硬质釉,而像鸭蛋青一样稀松。一般的仿品釉质粗糙,颜色不正,有的闪黄,有的发灰,有的过于白,白得像当代日用瓷上的白釉,浮光过亮。甚至一些低劣的仿品,品质太过粗糙,瓷器上布满星星点点的黑斑黑点,常常可以看到漏釉缩釉现象。
康熙瓷器该如何鉴定(四)
有的青花仿品蓝色过于深沉,蓝中泛紫,也有的发淡发黑,所画的花纹在釉下雾蒙蒙的,不亮丽。此外,画瓷技巧也过于粗劣,各种画面没有章法,丝毫无艺术品位可言。很多内容都是大笔涂抹上去的,给人一种乌涂涂的感觉。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一)
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二)
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三)
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期色调柔和。早期器物口部常涂酱黄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层含粉质的白釉,给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觉。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四)
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还有红、黄、绿、兰、黑组成。康熙时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画面富丽堂皇。这时三彩器较为盛行,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时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康熙抹红,其色为正朱,鲜艳夺目,其官窑彩碗为最佳。釉里红亦为上乘。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五)
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器物口沿有“灯草口”是从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康熙时,彩绘人物,多用兰笔勾出面目,甚为耐久,美人两颊又往往晕以淡赫,颇为娇烧。人物衣裙最为生动,树则老干锉费槎榧,花则风枝婀娜。画松为茄色之干,墨色之针,渲以硬绿,给人以浓翠欲滴的感觉。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六)
图案纹饰时代感较强,其画意、笔法、布局、施彩工艺等均有特定的时代韵律。题材为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还有渔家乐、耕织图、海、樵、耕、读等。此外,还有草虫、花鸟、云龙、山水、八仙人、八仙庆寿、八宝、博古、缠枝花卉、楼台殿阁、合合二仙、三星人等。器足,有平足、宽厚圈足、双圈底、二层台底、拱壁底、圈足。
康熙瓷器鉴定的方法要点(七)
康熙时有一种双底大盘,足底有两个圈,在两圈之间,有个深槽,这种双底大盘,比较典型。还有这时的笔筒特点是上下两部分粗些,中腰较细,底面有一圈无釉。康熙宫窑款以书写为主,大多写在器底部,有少数写在器身上,一般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窑器物一般无款,有的陶瓷仅有青花双圈或一秋叶、盘肠等。
康熙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也多,也是喜爱瓷器的收藏家们精品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变化,瓷器也成为了我们口中的古董,康熙瓷器收藏与价值也相当理想。不过还是要认真的去学习和细心去了解康熙瓷器的鉴定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藏品。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21 徐闻好古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
网站出售/投诉:1597590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