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陨石怎么鉴定真假,陨石爱好者们要去深入了解机构的陨石专家的实力。慢慢的去学习和积累辨别经验。那么接下来陨石鉴定中心小编给藏友分析出来鉴定玻璃陨石有哪些要点。当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联系本站的客服,让我们专业的团队帮您解答。
近年来,被称为天外来客的陨石逐渐进入人们视线,不少收藏家对它更是爱不释手,其中玻璃陨石便是其中翘楚。玻璃陨石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比重为2.6至3.0左右。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形成特证:内部高纯度无杂质,通体布满致密的小气泡,外部有融壳,融壳上有流纹,外部和融壳下有时会产生大的气印。
玻璃陨石,是某种石陨石降落过程中融化的液质冷却后的产物,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因为玻璃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为液质体,在高速下它们会被分解为较小的质量体,因此客观上不存在极大质量的玻璃陨石,但它与母石伴生陨落时或许较大的质量体。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
陨石颜色:天然玻璃陨石以黄绿色色调为主,透明度较好,颜色较鲜艳、明快;仿天然玻璃陨石则以绿色偏蓝色调为主,有时带有褐色调,颜色整体发暗。(比较常见的)
陨石原料表面气孔与仿气孔:天然玻璃陨石表面气孔边缘多较锋利,而仿天然玻璃陨石样品表面的磨蚀坑(用于仿天然玻璃表面的气孔)边缘多较圆滑;另外,天然玻璃陨石的表面的气孔具有方向性,且深浅不一,而仿制品的气孔则整体较为均一,不具方向性。
真陨石的特征:天然玻璃陨石的断裂面较整齐、无应力裂纹,仿天然玻璃陨石断裂面则一般都会有贝壳状断口,在断口周围常伴随有应力裂纹。
陨石常见的形状: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
1、折射率:天然玻璃陨石的折射率为1.48-1.49,比较稳定;仿天然玻璃陨石的折射率则主要在1.48-1.52之间,一般都大于、等于1.49,刻面宝石则更能测到准确的数值1.50、1.51、1.52。
2、偏光镜:玻璃陨石仿制品在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应力作用,产生异常双折射,偏光镜下表现为斑纹状或蛇皮纹状消光。而天然玻璃陨石则一般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3、比重:玻璃陨石的比重相对稳定,为2.35( 0.2,-0.2),玻璃陨石仿制品比重稍大,一般大于2.38,部分样品的比重可达2.50。
4、放大观察:玻璃陨石的流动构造很密集且变化曲线较大,就象热水器烧水时形成的对流,盯着看时就象真的在流动一样;玻璃陨石虽然也有流动构造,但其相对较稀疏,观察时感觉呆板、静态,流动纹形态变化不大同时。
5、气泡:玻璃陨石中的气泡数量较多且形态各异,分布于整个样品中,气泡无收缩造成的边界双影现象;玻璃陨石仿制品中气泡大小相差悬殊,气泡形状多为圆形,数量相对来说比玻璃陨石少,分布稀疏,且气泡多具有收缩造成的边界双影现象。
6.红外检测:在2000-4000波数范围内,3600以下为平台,而玻璃陨石则有吸收峰。在400-2000波数范围内,玻璃陨石与仿制品的主峰值也存在一定差别。玻璃陨石的少见颜色不均匀现象,而仿天然玻璃陨石常见随流动构造而显示的颜色不均匀现象。在少数情况下,天然玻璃陨石内部可见矿物包体,而仿制品中无矿物包体。
首先说说玻璃陨石的形状特征,玻璃陨石拥有多种形态,有常见的片状,哑铃状,水滴状,蛋型等等。片状是最多的(通常这种都用来给镶嵌吊坠用),因为玻璃陨石在下坠过程中,中心温度很高,表面冷却后便一片片剥离,陨石便越来越小,直到坠落地面后的核,(核在玻璃陨石中相对少很多)核如果落到水中受到聚冷,会保持原本的形态,这时候核多呈哑铃状,水滴状,如果坠落在软土或沙中,会形成蛋球型,有时候坠落在水中岩石中甚至会变成一朵溅开的水花状态,这种形态比较少见。
现在说说纹路,这是玻璃陨石鉴定的重点,其实鉴定玻璃陨石不难,手上有标本的一对比就知道(雷公墨和捷克都是那么一回事)。首先天然陨石表面因为高温高速外加空气阻力会留下类如擦痕、沟壑、凹坑、麻点,流动条纹、条带,塑性半折断状等等特征,所以随机、连贯,也就是说,条纹深浅、粗细是很乱的(这句话是引用别人的,因为说得很详细),我再添加些,那些所谓的麻点其实就是陨石下坠中形成的气印,天然玻璃陨石的纹路非常自然,而且纹路很多时候是叠加的,而不是单一,就是流痕中有小气印,注意,我们说的气印不是气泡,它只存在玻璃陨石表面,玻璃陨石内部是没有气泡的,这也是鉴定真假陨石的标准之一。
玻璃陨石主要出现在北美、象牙海岸等地区。玻璃陨石在我国不多见,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海南、广西、甘肃一带。陨石主要分为铁陨石和石陨石。玻璃陨石是石陨石一种,系石英质的陨石,在进入大气层后熔融,坠地后又快速冷凝,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中国古代曾称它为“雷公墨”。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就有玻璃陨石的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黳石,谓之雷公墨。和之铮然,光莹可爱。”据1844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描述,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认为是黑曜岩(达尔文玻璃),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并通称为“玻璃陨石”。玻璃陨石由于质地坚韧,可雕刻成手饰、胸饰,在珠宝市场上价格十分昂贵。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21 徐闻一联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
网站投诉:1597590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