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清代所有的官窑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珐琅彩瓷器一直以来都是所有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珍品。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清代官窑的珐琅彩瓷器跟鉴定方法。
清代官窑的珐琅彩瓷器: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珐琅彩瓷是极为名贵的品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尤其在清代,珐琅彩瓷一直是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更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其瓷质细润、色泽鲜艳,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康熙晚期珐琅彩传入宫廷以后,雍正年间迅速发展起来。据造办处史料记载,瓷用珐琅彩料从依赖进口料到造办处珐琅作配料成功,数年间取得可喜的成果。
雍正九年(1731年)“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做得……水墨竹子茶碗一对,……水墨梅花六寸盘一对,”雍正十年(1732年)四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水墨珐琅甚好”,七月二十七日太监沧州传旨:“着烧珐琅画墨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对”,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奉上谕:“珐琅盘碗、茶圆、酒圆俱造烧得甚好,嗣后将画水墨的多烧造些。”九月初一日,“将脱胎填白磁酒圆四件上画珐琅墨菊花”。九月初九日司库常保奉旨:“绿地黄菊花盘子上山水青色甚好,再画水墨山水器皿俱用此青画”(朱家渭选编《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雍正朝》)。
在清官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精心彩绘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也得到谕旨烧造珐琅彩瓷。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料(指珐琅)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尔等查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尧烧造磁器用。”(年希尧以管理淮安关税务之职兼管景德镇御窑厂事务,传旨烧造瓷器,由年希尧家人持样交御窑厂烧造办理。)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旨:“将三足圆形珐琅洗做几件,要直墙,三足平底,白珐琅里黑珐琅外墙,其外墙周围画花卉。再给年希尧亦照此样式,口径三寸至八寸的每样烧造几件,俱用白里,外面釉水花样任其酌量配合,亦做样呈览烧造。”景德镇御窑厂不但得到造办处收贮的珐琅色料,而且与造办处珐琅作同时得到谕旨烧造同样的“三足圆形珐琅洗”,其样式要求非常清晰、具体。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冬月唐英撰《陶成纪事》,记录了当时御窑厂烧造的主要品种计57种,其中有“新制彩水墨器皿”。景德镇陶瓷行业把色彩装饰的瓷器称为彩瓷,如五彩、粉彩、素三彩、新彩等,彩即是一种彩料,所谓“新制彩水墨”是指当时御窑厂新配制的一种黑料,用珐琅彩工艺绘制的创新品种,也就是墨彩的前阶段。
乾隆初年,景德镇御窑厂继续配制黑色彩料,督陶官唐英喜爱用之于瓷上写字作画。清代墨彩是用黑色彩料在瓷胎釉面上绘画(人物画中脸部、手的皮肤略敷淡红色),再入炉烘烤,色料经久不脱落。雍正“珐琅墨彩”从创烧之初就成为瓷苑明珠。
其艺术特征与其他珐琅彩瓷完全一样:准确生动的形象,细腻精致的用笔,浓淡多变的色调(黑色),诗、书、画、印交融一体的意境。乾隆年间,唐英以其文艺家的修养和督陶的便利条件,亲手绘制了墨彩作品,并以诗句和书法丰富了墨彩的形式,拓展了墨彩的境界,提高了墨彩的艺术品位。
清代官窑的珐琅彩瓷器的鉴定方法:
珐琅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宜兴紫砂陶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早在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以1520万港元成交;在2002年,又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如今更是价值连城。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
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此外,2006年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纪录。2011年,又一件“乾隆年制古月轩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胆瓶”估价1.8亿元港币,成交价为2亿元港币,这些活生生的数据足以说明了市场对清三代时期价值的高度肯定与需求。高价藏品的成交并非偶然,而是市场需求之必然趋势。
从珐琅彩胎体上看:真品的胎体质量均十分高,胎骨细,露胎的底足均十分细洁,以雍正器最为细滑。康器胎体比两朝稍厚。仿品胎体一般立求平整,重量,但烧造后可能出现误差。不是胎体过厚过重,就是过薄过轻。足体绝大多数胎质较疏松。
从珐琅彩造型上看:
清三代珐琅彩造型多为盘、碗、碟、盉和瓶类造型,几无其它型制,如发现造型不符者应引起注意,但造型相同者,也未必是真品。从彩绘上看:康雍乾器通常以红蓝绿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装饰,色底器表低温,施绘十分均匀。仿品色调浓淡不一,有涂抹的痕迹。
从珐琅彩落款上看:
凡落古月轩款的作品,均为清末民初赝器,凡器身题写朗世宁制款识,底书雍正、乾隆官款者也均为民国仿制。康熙珐琅彩瓷器的款识只有“康熙御制”这一种写法,是四字两行在双线栏内写的,字体匀称,界于宋体和楷体之间,书写材料是蓝彩料或红胭脂水。
雍正早期类似于康熙年间。“雍正御制”四字两行的楷书款,但写款的材料用的是青花。到了雍正中期,双圆圈线内用楷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最为盛行,书写材料仍是青花。雍正晚期,款识又变成了在双线方栏内书写“雍正年制”,四字排成两行,书写材料又变回胭脂水和蓝彩料,但有个别不加双线方栏的。乾隆款识上前期用“乾隆年制”的蓝料彩款。乾隆中期,“乾隆通宝”四字楷书款流行于当时生产的一种高足杯中。
从珐琅彩仿制方式上看:珐琅彩的仿制主要有两种方式:旧胎画新彩。这种仿制品的造型与胎质、釉色上与真品相差不多,但由于素胎往往保存方式不当,挂釉绘彩烧制后,仔细观察会看到底色上有脏东西,再有后挂彩烧制的多是经过几次烧制才完成,太过于求似,难免弄巧成拙,匠气十足,终究得不到前人烧制珐琅彩瓷器的真谛,时常有釉下划痕、错字等需仔细研究的地方。
新胎新彩:
即胎、彩、釉都是新仿的。造型上缺乏“康乾盛世”的风格,釉面也会有棕眼桔皮釉之类的现象。用彩上常常用粉彩代替料彩,彩绘太厚腻,画面没有一气呵成的气势。珐琅彩和五彩、粉彩的区别:珐琅彩的彩料还有“洋为中用”的成分,是从欧洲进口的。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学成分“硼”珐琅彩中有;珐琅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黄色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色的成分是氧化锑;珐琅彩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
清代官窑的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其艺术水平特别高。故各位藏友一定要掌握清代官窑珐琅彩瓷器的鉴定方法,以免让伪造的珐琅彩落到自己手里。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21 徐闻一联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
网站投诉:1597590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