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识:(一)岳麓丹枫云绕,雨湖碧柳烟环;颐养天所安泰,杖黎归去湘潭杏子坞老民。钤印:三百石印富翁、白石、白石曾见
(二)星塘白茅屋咫尺杏花村,除却牛羊迹,终期无足音。八砚楼头久别人。白石并题。钤印:白石曾见
(三)岁晚瘦余山石在,风来轻细柳条如,乘舟我欲桥东去,何处能容老画师。白石。钤印:白石、为山
(四)吟声不断出帘栊,斯世犹能有此翁。画里贫居足夸耀,屋前犹有旧邻松。白石。一鸣先生见而待去,老萍又记。钤印:三百石印富翁、阿芝、木居士、平翁、有眼应识真伪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白石山人、寄萍、寄萍老人、老萍、借山翁、借山馆主者、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木人、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少时家境贫困,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人称“芝木匠”。27岁开始绘画生涯,先后从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学画,从陈作埚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并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7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得陈师曾指点,开始变法。1926年应林风眠聘,执教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36年游四川。1937年自加两岁。抗战期间,北平沦陷,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徐悲鸿聘,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大师之一,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上强调传统精髓和变法图新,主张“似与不似之间”的艺境,同时精心观察生活,热情反映生活,充分表现生活的崇高境界,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勤奋,留下数以万计的作品,草虫花鸟、山水、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作无不精良。
齐白石不仅在大写意花鸟领域有着卓越大艺术造诣,在写意山水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悟,风格独特、迥异,堪称“齐家山水”、“齐家样”。他对于湖南老家的山山水水,始终不能忘怀,在创制山水画时,每每将其作为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情真意切,不意于工而自工,给人留下极为强烈的印象。冬日松窗下的读书吟诗,星塘终日空寂无人牛羊自如来去的山居生活,岳麓山的丹枫云雨,以及溪塘幽静闲雅的钓鱼生涯,都引起作者无限的追怀。在笔墨技法上,也体现出画家高度娴熟和独特的技巧。山石、树木、流水,纯以金石之法为之,老辣劲峭,有很浓的金石韵味。作者不太注重山峰的皴法使用,而非常注重擦染效果,勾勒之后,略事染擦即毕,再作点苔,稍事收拾,完全是大写意笔法为之,用笔简洁明快,清新洗练,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综观四屏,既有文人画的内在精神意韵,又有作者多年形成的朴拙天真的精神意绪,再加上金石意味的沉浸和真实山川景物的高度提纯、概括,使画面呈现出不同于明清山水画的精神意象,确为现代水墨观念下的一种山水样式。齐白石能在现代中国画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当与他的这些价值倾向深具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一屏上款“一鸣先生”虽有待考证,然已可初判与白石交谊匪浅,因为在2008年9月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由北京画院提供的“齐白石特展”中一帧创作于1948年的《虾》,亦是请“一鸣先生清正”的。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19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