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深打,淡彩氧化,银光颇佳。 清朝银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版式,最早的7.3钱、7.2钱、一两、半两、3.6钱、1.44钱等,到清朝后期主要有7.2钱、3.6钱、1.44钱等。后期的银币在兑换时比较方便。清朝早期的一两银元是45毫米版本,后期的为43毫米版本,版本转换时间应在1903之后。我们知道众多的珍稀银元都是在1903~1908年之间,也就是光绪末年,由于种种原因试铸而未发行。
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著名的“两元之争”期间的产物。因为存世量极为稀少,在民国时便被誉为“传说中的钱币”,位居十大机制币之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根据盛京(今沈阳市)将军依克唐阿的奏请,批准设立并筹建奉天机器局以铸造机制币,并从德国进口锅炉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整套铸币机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奉天机器局成立。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奉天市面流通货币紧缺,奉天当局将奉天造币厂改名奉天银元总局,开铸银、铜元。此际铸造的银元不再是元、角、 分,而是以库平两、钱、分、厘为纪重单位。该年特地铸造了一枚“奉天一两”孤品样币,该币正面上镌“奉天省造”四字,中间镌“光绪元宝”四字,左右镌“癸卯”二字,下面镌“库平银一两”五字,正中为满文“光绪元宝”字样。该币背面内圈镌龙图,外圈镌英文,两旁镌小花饰。
正面“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癸卯”十五个文字是以楷书书写,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字体的高低是根据书写时墨迹的厚薄设计的,大气舒展,刚劲有力,正中为满文“光绪元宝”字样。该币因属头版模具首次冲压而成,各个细节都冲压的非常清晰,在放大镜下观查,每一个字上都含有若干真币所特有的“防伪小圈圈”暗记。在“光绪元宝”四周由112个圈珠整齐环绕而成,在在放大镜背面内圈镌反身蟠龙,造型很大,四爪有力,目视龙珠,龙须与龙珠相连的设计,使蟠龙有顺时针旋转之动感,有跃跃欲出之势,经仔细对比与沈阳原厂钢模图案一致。外圈镌英文省名“奉天省”, fen tien province one tael 这二十二个英文字母里每一笔中亦可见圈点暗记防伪设计。
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 为迄今我国钱币在世界拍卖会上价格最高的银元。此币于光绪二十九年奉天省(今辽宁)造币厂铸造,直径4.05毫米。正面上方为“奉天省造”,中间为“光绪元宝”,背面为蟠龙图案,四周环绕英文“奉天省·库平一两”。
“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与“奉天一两”的设计风格相似,铸工较为精湛。该币正面图案中央珠圈内是 “光绪元宝”四个大字和满文 “宝奉”字样,珠圈外上环是“奉天省造”四字,下环是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六字,左右两侧是发行年份“癸卯”二字;背面图案中央是满清蟠龙图,上环是英文省名“奉天省”,下环是英文币值,左右两侧各为一六瓣花星。这枚“奉天光绪”银币当年虽然投放于市场,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它当年的实际铸造量其实并不多,能完好流传保存至今的,就显得较为稀罕了。目前,该币在钱币交易市场里的售价也不低。
因一次冲压成型,在背面上、下段边齿旁有模具挤压形成的印痕。在fen左侧处有一处历史老坑,右边和左边七点花饰,火焰珠有七焰,龙的尾末有九条尾鳍。其正反两面均经“镜面”处理,冲打力十足,龙目,龙鳞,龙背之小尖刺,周身祥云,文字都非常清晰。以“光”字为例,可见有6处“防伪小圈圈”,在圈珠上亦可见“防伪小圈圈”。正面十五个汉字,环绕的一百一十二个圈珠,背面二十二个英文字母,龙形雕塑充满了这种圈点暗记防伪设计。这种设计是艺术与防伪的完美结合,实让今人叹为观止。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19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