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光绪元宝一枚,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纪念慈禧六十寿辰而铸。张炯伯在《广东省造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六旬万寿者也。”
近几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长期以来,近代银币虽然没有经过人为的炒作,但价格却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潜在的投资价值不可低估。
光绪元宝在清朝晚期的商品流通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后来,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这些钱币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来又由于战争的爆发等因素,曾经有着大量发行量的光绪元宝变得逐渐稀少,因此成为如今钱币收藏市场上的一大热门。
此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由山西张先生带来,正面以珠圈为界,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珠圈以外,上端为“广东省造”四字,底部铸钱币币值为“库平重一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取“蝠”、“福”两字谐音。珠圈以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
再看钱背也以珠圈为界:珠圈外面,铸有双龙图案,两条神龙纹路清晰,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犹如神龙翱翔天际,极其瑰丽。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当时把它的图像铸在银币之上,寓有吉祥的含义。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读音相同,而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系取“蝠”、“福”两字谐音。并且,如将它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便构成“福寿双全”之意。
前全世界公认开门有记载的广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总共有8枚:
1、施嘉干先生收藏阳版一枚,著录于《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98年由其夫人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见开篇图),并著录于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施嘉干先生旧藏中外钱币》。
2、李伟先先生收藏阴版一枚,《钱币大师马定祥》书中著录的应该是此枚,亦于解放后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3、耿爱德收藏两枚,一枚阳版被杰斯·彼得斯买走,至今流落在美国。另一枚阴版被古德曼买走,古德曼那枚于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华丽山庄世界钱币拍卖会露面,被台湾大收藏家张秀清买走收藏于台湾鸿禧美术馆,并著录于《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
张秀清临终前将这枚钱币转卖给当年自己的买手陈吉茂先生,之后陈吉茂又将该币8位数天价转卖给中国钱币界新生代大收藏家周大为先生。这也成为轰动钱币界的一件盛事。
4、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枚,见李晓萍《中国近代金银币图典》一书中有著录。
5、马定祥先生藏有铅质阳版一枚,原为耿爱德所藏,马定祥先生与耿爱德交换藏品时获此孤品。
6、据传德国罗斯才尔德家族收藏2枚(目前未见任何图录刊载,所以这两枚可以忽略不计了)。
近几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长期以来,近代银币虽然没有经过人为的炒作,但价格却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潜在的投资价值不可低估。
藏品的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背面神龙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神龙翱翔天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此款钱币因其存世量极为稀少,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19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