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始于元代,制作工序和青花相似,最大的特点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以氧化铜作着色剂,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1350℃以上的高温中烧成。因红花纹在釉下,所以称为釉里红。釉里红的出现,使中国绘画技术与工艺制造结合的日趋成熟,将彩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89年,一件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以2035万港元的价格创下世界纪录,迄今为止,明代釉里红在国际拍卖市场一直位居高价。
釉里随着收藏界“元青花热”的持久不衰,元釉里红更成为热中之热。元代时期的釉里红瓷器,一直都是市场上相对比较少见的高古类古陶瓷。而在收藏界一提及元代釉里红,行家们通常想到的都是玉壶春瓶或大碟,而关于方形的釉里红古瓷则相对比较罕见。
这件龙纹玉壶春瓶高:27cm口径:7.3cm底:6.8cm,做工完美,无论从任何角度观赏,其釉里红纹饰均精巧细腻,在釉里明代洪武瓷器当中极为罕见。许多类似的玉壶春瓶由于口沿纤巧易碎,故此多有破损,故宫博物院的一支同类玉壶春瓶便是最佳例子;相形之下,此瓶保存至今仍完好无缺,益显其弥足珍贵。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
这件元代青花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形体规整,品相完好。瓶体有一条云中遨游的巨龙,形态灵动,神态威武。颈部有芭蕉纹。手工制胎,手工绘画。釉面丰腴,抚摸温润如玉。底部丰富自然,内部历史侵蚀痕迹丰富,釉里红、青花晕散自然,有淡淡的苔斑,铁锈入胎,有层次丰富的死亡气泡和破泡。气泡大小分布自然,相差数倍,有层次感。氧化结晶出花瓣、蜘蛛网纹、枝条状纹,有蛤琍光闪现,自然生动。多有侵蚀形成的坑点和斑块。从老化程度分析,倾向为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器身饰龙纹为主题纹饰,曲颈回转,腹身下部各绘卷草纹、莲瓣纹一圈,层次鲜明,是典型的元代釉里红器。而且几近苛刻的呈色环境下,诸如此玉壶春瓶所呈现出的紫红色并略微泛灰色色调,且发色匀称即是标准至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19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