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此器物琢制技艺十分精湛,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刻画,均拙朴细精。
古代有地位的男子在腰间都会有玉腰带,佩戴玉佩等饰品,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玉腰带这种玉饰品,以简单的兽面纹饰等装饰,有辟邪驱恶的作用。腰带从用料、制作工艺、文化气息上有着厚重深奥的内涵。除了欣赏古人的琢玉技艺、品味高古玉中神韵飞扬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外,就像品读着年代久远的历史的传奇,手中古玉演绎的人间故事隐约可观,古意融融,人玉灵通,把玩者的心境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
古人穿着长袍,腰间必须系带,如果不系带,会被视为无教养、轻礼仪的表现。由于腰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常常活动,腰带免不了有时向上仰至胸部,有时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佩戴者必须用手扶着,呈现出“撩袍端带”的样子。
玉带扣发展到清代,形制多为规整的方牌形,器表纹饰开始变化丰富起来。玉带扣所表达出的身份高低、官位高下的尊卑寓意。
玉带扣是由玉带钩演变而来,是一种束腰带用具,由钩体和扣体组成。钩体前端雕一弯钩,多为龙首形;扣体前端凿一圆孔为扣,钩体和扣体正好能钩连在一起。钩体和扣体一般呈方形或椭圆形,正面有浮雕或镂雕纹饰。精美的玉带扣,在当时绝非普通百姓所有,能佩戴的人必定是达官显贵。
自北朝开始,玉腰带开始成为贵族官阶标志,玉腰带由几块甚至二十多块扁平玉板镶缀于腰带之上,以玉带材质和带板数量与官员等级相对应。
此玉腰带其造型别致、雕琢精细、纹饰华丽,令人赞叹不已。技艺精湛、古意盎然的绝伦之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艺术风格。
十六块玉带板,每一块都精雕细琢,玲珑剔透,堪称中国古代玉雕工艺的杰作。存至今的很多玉腰带都被保存在博物馆内珍藏,通过玉腰带可以研究出佩戴者的习惯,生活状态,地位等方面,对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而后慢慢更广泛的变为收藏,玉的收藏价值极高!
凯发k8旗舰厅 copyright © 2019 古董拍卖网 newpaimai.com